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第三章 练习题
1.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定部门是原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发布实施的时间是2012年6月26日。
3.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管理人员、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和其他人员。
4.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对护理人员的定义是指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5. 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包括主任护理师、副主任护理师、主管护理师、护理师、护士。
6. 《护士条例》的施行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
7. 我国将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护理管理制度,不包括护士长培训制度。
8. 持续提高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的措施,不包括提高护士薪资待遇。
9. 《护士条例》第三章规定的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权利不包括获得疾病诊疗相关信息的权利。
10. 护士发现医嘱可能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时,以下处理错误的是当开具医师不在时,护士可代为纠正医嘱。
11. 按照201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以下不正确的是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斜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12. 病历书写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方便。
13. 对于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责任护士代为签字。
14. 关于慎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慎独限于被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15.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对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的要求不包括严格按规范写医嘱。
16. 护患关系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对象的躯体、心理及社会的需求做出反应,并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因而建立起的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17. 关于护患关系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建立信任关系必须保证情绪的完全投入。
18. 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非技术关系是关于护患交往中在社会、伦理、心理方面的关系。
19. 对于护士来说,建立护患关系的条件不包括协作与监督。
20. 不宜使用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模式的患者是恢复期患者。
21. 患者入院后,护士为其介绍病房环境、询问病史等,此时处于护患关系建立的初始期。
22. 护理道德的特殊性表现在协调性、主动性、进取性。
23. 护理道德的原则是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
24. 不伤害原则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
25. 以下哪项涵盖了护理道德的公正原则在卫生资源分配上和在态度上能够公正地对待患者。
26. 以下不符合护理道德尊重原则的是如患者的选择与护士的期望不同时应完全尊重患者的意愿。
27. 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关系的伦理道德表现为平等与尊重,帮助与信任,协作与监督,相互学习与竞争。
28. 《新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颁布的时间是2000年。
29. 《新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提出的护士的基本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和减轻患病带来的痛苦。
30. 手术护理的道德要求为平等的道义性,安全的重要性,优质的必要性,舒适的可能性。
31. 护理道德评价的类型包括社会评价(含同行评价)、自我评价。
32. 护理职业道德监督的手段包括法律、制度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
33. 护理工作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为它是一门源于生物、社会、心理及行为等方面科学知识的专业。
34. 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
35. “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尊严”的内涵为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平等地对待患者,严守患者秘密,保护患者隐私。
练习题
1.《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定部门是()
A.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B.原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C.原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
D.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
E.原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
2.《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发布实施的时间是()
A.2011年5月26日
B.2012年5月26日
C.2011年6月26日
D.2012年6月26日
E.2013年1月26日
3.《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
A.管理人员、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
B.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和其他人员
C.管理人员、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和医技人员
D.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
E.管理人员、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和共他人员
4.《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对护理人员的定义是()
A.指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B.指通过大、中专护理教育,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C.指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
D.指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综合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E.指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一切人员
5.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包括()
A.主任护理师、副主任护理师、主管护理师、护理师、护士
B.三级护士、二级护士、一级护士、培训护士
C.管理护士、临床护士、教学护士、其他护士
D.专科护士、执业护士、操作护士、辅助护士
E.在编护士、招聘护士、临时护士、助理员
6.《护士条例》的施行时间为()
A.2007年2月4日
B.2007年5月12日
C.2008年2月4日
D.2008年5月12日
E.2009年2月4日
7.我国将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护理管理制度.不包括()
A.护士岗位培训制度
B.护理岗位培训制度
C.护士长培训制度
D.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E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8.持续提高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的措施、不包括()
A.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B.提高护士薪资待遇
C.夯实基础护理质量
D.提高专科护理能力
E.持续深化优质护理
9.《护士条例》第三章规定的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权利不包括()
A.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B.获得卫生防护的权利
C.获得疾病诊疗相关信息的权利
D.拒绝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权利
E.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
10.护士发现医嘱可能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时,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暂时延缓医嘱执行,待问题澄清,医明确后再执行
B 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
C.当开具医师不在时,护士可代为纠正医嘱
D.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报告
E.必要时,可向该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11.按照 201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以下不正确的是()
A.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
B.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
C.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D.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E.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斜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12.病历书写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及时
B.准确
C.客观
D.真实
E.方便
13.对于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
B.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
C.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投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责任护士代为签字
D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
E.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居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14.关于慎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慎独是道德修养应达到的一种境界
B.慎独是内心信念指导下无外力干涉的自行为
C.慎独限于被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D.护士的慎独修养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
E.慎独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忠诚于患者利益
15.《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对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的要求不包括()
A.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B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技术规范
C.工作严谨、慎独,对执业行为负责
D.严格按规范写医嘱
E.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书写病历
16.护患关系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对象的躯体、心理及社会的需求做出反应,并进行()
A.全方位的影响因而建立起的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B.全方位的影响因面建立起的一种相互关怀的关系
C.全方位的照顾因而建立起的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
D.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因而建立起的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E.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因而建立起的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17.关于护惠关系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治疗关系
B.是一种信任关系
C.建立信任关系必须保证情绪的完全投人
D.是一种工作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E.是一种群群关系,每位护士的态度都可能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
18.护思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非技术关系是关于护患交往中()
A.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关系
B.在社会、经济、支持系统方面的关系
C.在心理、社会、道德方面的关系
D.在心理、社会、服务态度方面的关系
E.在社会、伦理、心理方面的关系
19.对于护士来说,建立护患关系的条件不包括()
A.情感的投入
B.接纳性的态度
C.合理的客观性
D.坦诚的态度
E.协作与监督
20.不宜使用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模式的患者是()
A.新生儿
B.全麻患者
C.深昏迷患者
D.恢复期患者
E.中度昏迷患者
21.患者人院后,护士为其介绍病房环境、询问病史等,此时处于护患关系建立的()
A.初始期
B.工作期
C.导人期
D. 满足期
E、结束期
22.护理道德的特殊性表现在()
A.专业性、政策性、实践性
B.协调性、专业性、实践性
C.协调性、主动性、进取性
D.协调性、政策性、进取性
E.主动性、进取性、政策性
23.护理道德的原则是()
A.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
B不伤害原则、互利原则、平等原则、遵从原则
C.平等原则、主动原则、行善原则、尊重原则
D.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
E.协调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进取原则
24.不伤害原则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
A.不使患者的身体受到损伤
B.不使患者在经济方面负担过重
C.不使患者在心理上受到损伤
D.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
E.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25.以下哪项涵盖了护理道德的公正原则()
A.按照公正的原则行使微观分配卫生资源的权利
B.公正地分配卫生资源,并实事求是地对待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
C.在态度上公正地对待患者,并实事求是地对待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
D.在卫生资源分配和态度上能够公正地对待患者,在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处理中能实事求是
E.在卫生资源分配上和在态度上能够公正地对待患者
26.以下不符合护理道德尊重原则的是()
A.对将实施的护理措施应履行告知义务,重患者的选择权利
B.护士提供正确、适量、适度的信息帮助患者做出选择
C.如患者的选择与护士的期望不同时应完全尊重患者的意愿
D.当患者的选择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调整
E.如遇昏迷患者,应尊重其亲属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和选择权
27.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关系的伦理道德表现为()
A.平等与尊重,帮助与信任,协作与监督,相互学习与竞争
B.平等与芍重,帮助与信任,不计较个人得失,维护集体荣誉
C.高尚品质和集体荣誉.互相重,通力合作
D.互相协作,互相学习,互相重,互相信任
E.平等与重,协作与监督,信赖与帮助,维护集体荣誉
28.《新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颁布的时间是()
A.1985年
B.2000年
C.2002年
D.2008年
E.2012年
29.《新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提出的护士的基本职责是()
A.促进健康,协助康复和减轻患病带来的痛苦
B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C.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和减轻患病带来的痛苦
D.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和减轻患病带来的痛苦
E.尊重人的生命、权利和严,提高生存质量
30.手术护理的道德要求为()
A.平等的道义性,安全的重要性,优质的必要性,舒适的可能性
B.技术的先进性,作风的严谨性,工作的负责性,环境的合理性
C.平等的道义性,安全的重要性,技术的先进性,作风的严谨性
D.服务的热情性,技术的先进性,环境的合理性,作风的严谨性
E.平等的道义性,优质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环境的合理性
31.护理道德评价的类型包括()
A.客观评价、自我评价
B.社会舆论评价、传统习俗评价
C.社会评价(含同行评价)、自我评价
D.行业评价、自我评价
E.官方评价、非官方评价
32.护理职业道德监督的手段包括()
A.法律、制度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
B.法律、制度监督、社会监督、服务对象监督
C.法律、制度监督、群众监督、服务对象监督
D.自我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
E.領导监督、媒体监督、服务对象监督
33.护理工作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为它是一门源于()
A.生物、社会、经济及行为等方面科学知识的专业
B.生物、社会、心理及行为等方面科学知识的专业
C.生物、法律、社会及行为等方面科学知识的专业
D.生物、艺术、社会及行为等方面科学知识的专业
E.生物、法律、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科学知识的专业
34.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
A.患者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
B.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
C.患者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D.患者、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
E.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35.“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尊严”的内涵为()
A.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平等地对待患者
B.平等地对待患者,严守患者秘密,保护患者隐私
C.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将患者视为独立的个体
D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平等地对待患者,严守患者秘密,保护患者隐私
E.尊重患者的价值观,严守患者秘密,保护患者隐私
参考答案
1.B2.D3.E4.A5.A6.D7.C8.B9.D10.C
11.E12.E13.C14.C15.D16.D17.C18.E19.E20.D
22.C21.A23.A 24.D25.D26.C27.A28.B29.C30.A
31.C32.A34.D33.B35.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