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一本书的AI赋能的译者在书中说起《终极经济》就搜了一下The Last Economy
《终极经济》The Last Economy 时代,我们要如何应对?
转自
最近,前对冲基金经理、Stable Diffusion 公司创始人伊马德・穆斯塔克(Emad Mostaque)写了一本题为《终极经济》(The Last Economy) 的书, 这本书深入剖析了“AI 将如何让资本主义走向过时” 的话题和相关的一些变革性观点,如AI 将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在未来 1000 天内,AI 不仅会取代数量惊人的人类工作岗位,还将让传统经济结构彻底过时,内容非常精彩。
当然,他的预测主要是基于美国和主要西方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变革做出的,但我还是认为他是当前科技领域最具远见、最聪慧的未来思考者之一。
虽然,我对他提到的少数观点持有不同意见,主要是时间线问题(我认为他预测的时间略短),但整体而言,我认同他书中的90%~95%内容。
核心观点
AI 不仅会让人类认知劳动的价值归零,甚至会使其变为负值(因为人类容易得出错误结论,会成为团队中的 “短板”)。
GDP 作为经济指标存在严重缺陷:癌症治疗需求增加会推高 GDP,而治愈癌症反而会拉低 GDP。
2008 年以来,中产阶级因通胀和资产所有权分配失衡而逐渐 “空心化”。
数字资产将催生史上最大泡沫,其规模会远超 AI 领域的泡沫。
中国掌控机器人供应链,未来 5 年内可能停止出口机器人。
最新竞争排名显示,AI 的黑客攻击能力已超越所有人类黑客。
AI 中可能隐藏 “潜伏指令”:训练数据中可植入密码,激活后能让 AI 产生恶意行为。
“基础币”(Foundation Coin)99% 代码与比特币相同,但将所有收益投入有益的计算资源用途,如癌症研究和教育,等。
当 AI 高效处理所有认知劳动后,人类注意力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如今企业实现 1 亿美元营收仅需 3 个月,而过去通常需要 3 年。
AI 企业不会追求利润,只会像亚马逊早期那样积累现金流,以抢占市场优势。
公共部门岗位会是最后被取代的 —— 因为这类岗位不要求 “效率优先”。
随着企业不再追求利润、转而专注于计算资源投入,税收基数将大幅缩水。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工作岗位消失导致 “意义感缺失”,可能引发暴力事件增多。
当 AI 在所有认知领域超越人类后,“人际网络资本” 将比技能更重要。
经济的核心将从 “稀缺资源分配” 转向 “信息物理与熵减”(即通过智能整理信息、减少混乱创造价值)。
为实现长期经济稳定,货币创造应从 “基于债务” 转向 “基于人类需求”。
近期 AI 的 “思考时长” 已从 20 分钟提升至 200 分钟,能力持续突破。
资本主义不会 “消失”,但会成为 AI 积累资本的工具从(从人类的 “生产 – 消费” 到AI的 “计算 – 增殖” 模式迁移),对人类而言将不再适用。
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研发)耗资 400 亿美元,而 OpenAI 的融资总额已达 600 亿美元。
若按贫困线标准发放全民基本收入(UBI),所需资金将超过美国总税收规模, UBI 可能不切实际。
AI 可能通过多种漏洞攻击人类的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
公共部门占比高的国家,岗位流失速度会更快,但稳定性未必更强。
即便 AI 全面普及,“人类连接” 相关职业(如陪伴、甚至性服务)仍会存续。
关键洞察
经济价值的核心将从 “物质稀缺” 转向 “信息整理与熵减”—— 智能成为价值创造的核心。
“资本与劳动分离” 是经济史上最后一次 “重大倒置”,标志着传统生产关系的终结。
当 AI 取代认知劳动后,人类 “以工作定义身份” 的认知模式将引发心理危机。
传统 “利润” 概念会消失:企业会将所有资源重新投入计算能力,以维持竞争优势。
暴力事件的根源并非政治分歧,而是经济位移与 “进步叙事” 的崩塌(人们失去 “未来会更好” 的信念)。
当智能成为普通商品后,“人际网络效应” 与 “人类连接” 将成为核心价值来源。
对人类而言,“转型期” 的痛苦与适应难度,比最终的 “稳态社会” 更重要。
货币创造模式必须从 “债务驱动” 转向 “人类需求驱动”,才能维持经济循环。
公共产品(如医疗、教育知识)需要 “去中心化 AI” 支撑 —— 这类 AI 需对齐人类利益,而非企业利润。
人类注意力的稀缺性,将推动媒体、游戏、数字资产投机领域出现大规模泡沫。
国家间的竞争将从 “军事 / 传统经济” 转向 “计算资源积累”。
AI 预测的数学逻辑,可直接映射到经济主体的成功概率与系统演化规律。
随着工作岗位快速消失,社会契约需重新定义 “意义”—— 不能再依赖 “工作”。
工会通过 “监管俘获” 阻止自动化(如码头工人阻止港口自动化),只能暂时保住岗位,最终会削弱国家国际竞争力。
人类认知劳动的 “被替代” 不是渐进的,而是跨行业 “突然爆发” 的。
通过 “有益计算分配”(如将资源投入癌症研究)建立信任,可催生超越传统法定货币的新型货币体系。
金句和警句
“未来 1000 天内,AI 不仅会取代数量惊人的人类工作者,还将让我们整个经济结构变得过时。”
“人类认知劳动的价值不会归零,反而会变成负值。”
“GDP 会把癌症当成‘好事’(因为治疗需求推高经济数据),把治愈癌症当成‘坏事’。”
“能存续的系统,是那些能持续适应的系统;能做到最好的系统,是其内部模型最贴近现实的系统。”
“如果能给每个人一个‘钢铁侠贾维斯’式的 AI 助手…… 该如何设计它?”
“AI 企业永远不会盈利,所以你甚至无法对它们征税。”
“人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是:‘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当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只需几美元就能接单时,纽约出租车牌照还有什么价值?”
“按人口加权计算,全球平均智商其实是 90(而非普遍认为的 100)。”
“ChatGPT 全球发布约 1000 天前,所有校长都在问:‘还能布置论文作业吗?’”
“你收到的简历,很可能是 AI 生成的。”
“我真的需要雇一个人类员工,还要承担他带来的所有责任吗?”
“资本本身会‘消失’—— 比如,当你能快速生成全新媒体 IP 时,现有媒体 IP 还有什么价值?”
“你该如何与‘绝对比你聪明’的实体竞争?”
“未来的权力掌控者,将是那些拥有最多 GPU(计算资源)的人。”
“只要你每周用 1 小时 AI,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美国人;如果每天用 1 小时,那你远超大多数人。”
“你的身份与工作绑定 —— 如果 AI 能比你做得更好,那你的身份究竟是什么?”
“我们正处在‘临界点转型期’。”
“公共部门岗位、工会岗位现在很‘安全’。”
“如果你的工作只需对着屏幕就能完成 —— 你真的确定,未来几年 AI 做不到比你更好吗?你真的能分清屏幕那头是人还是 AI 吗?”
“人类最古老的职业(基于人际连接的职业),无论 AI 多先进都不会消失。”
“政府真的会抛弃中产阶级和选民吗?大概率不会。”
“数字资产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看 Netflix 和炒加密货币,哪个更有意思?”
“一切都与‘边际叙事’有关(即企业 / 资产的‘未来故事’能否吸引更多人相信)。”
“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利率可能会下降。”
“能更好‘捕获注意力’的企业,会发展得更好。”
“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它会倾向于选择‘能最高效构建现实预测模型’的结构。”
“利润、存续能力,本质上是智能主体‘减少熵(混乱)’所创造的盈余。”
“经济学本身,将变成‘信息物理与秩序创造’的学问。”
建议养成的习惯
每天至少用 1 小时 AI,保持职业竞争力。
积极构建 “人际网络资本”—— 这是应对自动化的核心防御策略。
掌握 AI 工具,并主动向雇主展示这一能力,以提升工作安全性。
平衡积累 “物质资本、智能资本、网络资本、多元资本”,增强个人抗风险能力。
提前思考 “工作之外的身份定义”,为经济转型做好心理准备。
拥抱持续学习与适应,而非固执捍卫 “即将过时的技能”。
学会 “捕获注意力” 创造价值 —— 因为人类注意力将成为全球最稀缺的资源。
专注培养 “软技能” 与 “人类连接能力”—— 这些是 AI 难替代的。
持续关注 AI 能力进展,预判自身职业可能被替代的时间线。
在危机来临前建立支持系统与社群连接,而非临时应对。
定期质疑 “工作、意义、社会契约” 的底层逻辑 —— 适应变化中的经济。
发展多元收入来源 —— 传统就业可能变得不可靠或消失。
每周至少练习使用 AI 工具,确保自身专业相关性。
学习传统资本主义之外的新型经济模型,为未来转型做准备。
培养 “多元技能” 而非 “单一深度技能”,提升韧性。
优先选择 “需要物理在场” 或 “人类触摸” 的工作 —— 这类岗位稳定性更强。
关键事实
麻省理工学院(MIT)近期研究显示,95% 的企业 AI 应用尚未产生实际效益。
目前 OpenAI 在 “推理计算” 上的支出,与比特币全年的安全预算相当。
美国总税收基数为 4.9 万亿美元,而按贫困线标准发放 UBI 需 5 万亿美元(资金缺口明显)。
全球 50% 的 AI 研究论文来自中国,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
AI 在标准化测试中智商达 110-130,已超过人类平均水平。
甲骨文(Oracle)通过 “定位为 AI 企业”,估值飙升 45% 至 9000 亿美元。
英伟达(Nvidia)作为 3 万亿美元市值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50%—— 这一规模的增长史无前例。
2025 年前 5 个月,美国企业宣布裁员 70 万,同比激增 80%。
近期数据显示,约 10% 的 18-24 岁女性是 OnlyFans 创作者(反映零工经济变化)。
今年数字资产净流入达 1500 亿美元,明年预计更高。
中国人口结构严重失衡,需依赖机器人弥补劳动力短缺。
美国企业税收入仅占总税收基数的 0.9 万亿美元(4.9 万亿美元中的一小部分)。
AI 可在价值 400 美元的树莓派(Raspberry Pi)上实现 “医生级” 医疗诊断。
帕兰提尔(Palantir)股价基于 “AI 叙事” 而非基本面,市盈率已达 200 倍。
近期研究显示,入门级毕业生岗位消失速度创历史新高。
码头工人工会通过谈判获得 “禁止港口自动化” 的合同,暂时保住岗位。
一句话核心启示
立即构建人际网络资本并掌握 AI 工具 —— 因为人类认知劳动的经济价值很快将归零。
我了解到伊马德过往存在一些争议(如部分言论与项目涉嫌夸大)。但对我而言,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 —— 我关注的不是他的投资建议或产品,而是他对 “未来经济与 AI 影响” 的模型分析。
他提出的 “AI 时代应对策略”(如构建人际网络、掌握 AI 工具)是我见过的最切实可行的建议之一。
伊马德的观点并非 “危言耸听”,而是基于 AI 技术进展与经济规律的推导,其本质是 “敲响警钟”——AI 不是 “工具升级”,而是 “生产关系革命”。
资本主义的过时不是 “选择”,而是 “技术驱动的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 “人类的末日”:若能提前重构经济制度、培养 “抗 AI 能力”,人类可从 “劳动异化” 中解放(无需为生存被迫工作),转向 “追求意义与创造力”。
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风险不是 “AI 替代人类”,而是 “社会在变革中准备不足”!
未来实验室邀请你加入我们,一起行动,应对变革,刻不容缓。
暂无评论内容